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是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,是迄今所知*为古老的海上航线。泉州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起点之一。本书从丝绸之路的兴起写起,以泉州为视角,介绍了唐五代时期的泉州港交通、造船技术、对外贸易等情况,重点介绍贸易中流通的各个时期的货币情况,并配以精美图片,让我们重识这些海上丝路货币以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历史,追忆当年沿线各国在海上丝路贸易中和平共荣的盛景。
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是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。该线路始于秦汉,繁荣于唐宋,转变于明清。包括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,是迄今所知*为古老的海上航线。历史证明,它是一条自由商贸之路、和平发展之路,也是一条东西文明对话、互学互鉴之路。它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,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,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,也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。泉州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起点之一,从唐到宋元时期,泉州的海外通商贸易繁盛长达400年,在12至14世纪,更被誉为“东方**大港”。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包容已沉淀为泉州这座城市永远的精神特质。今天的泉州,“海丝”遗迹随处可见,其中就包含了大量与海丝贸易相关的中外货币,它们的存在表明:由古及今,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贸易之路,也是一条货币之路。货币,不只是交易通货,也承载着技术与文化,它们传播了不同地区间的文明,见证了当时贸易与交往的盛景,蕴含着极为丰富而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。李冀平主编的《梯航百货万国商(海上丝绸之路货币与贸易泉州)(精)》让我们重识这些海丝货币以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历史,追忆当年沿线各国在海上丝路贸易中和平共荣的盛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