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致力于史学研究的四十年中,他(陈恭禄)几乎没有助手,全靠自己的勤劳,完成了如此之多的史学巨著,可见陈先生的治学精神多么惊人。
——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 杨振亚
他(陈恭禄)在美籍系主任贝德士教授的指导下,潜心阅读中外史料,把近代中国置于世界史的宏观视野。在他看来,国人的历史知识比较浅陋,外来的社会科学理论又未必切合于中国,却急于运用,好书难找。就在毕业那年,即1926年,始萌撰述近世国史之念。鉴于当时国内还缺乏日本史的阅读书籍,他就先著《日本全史》与《印度通史》。
——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郭世佑
我中年以后读书,主要不是看什么书,而是看书是谁写的。陈恭禄先生的书,我每见必读,因为我敬佩陈先生这个人。
——厦门大学教授谢泳
在致力于史学研究的四十年中,他(陈恭禄)几乎没有助手,全靠自己的勤劳,完成了如此之多的史学巨著,可见陈先生的治学精神多么惊人。
——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 杨振亚
他(陈恭禄)在美籍系主任贝德士教授的指导下,潜心阅读中外史料,把近代中国置于世界史的宏观视野。在他看来,国人的历史知识比较浅陋,外来的社会科学理论又未必切合于中国,却急于运用,好书难找。就在毕业那年,即1926年,始萌撰述近世国史之念。鉴于当时国内还缺乏日本史的阅读书籍,他就先著《日本全史》与《印度通史》。
——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郭世佑
我中年以后读书,主要不是看什么书,而是看书是谁写的。陈恭禄先生的书,我每见必读,因为我敬佩陈先生这个人。
——厦门大学教授谢泳